banner

新闻动态

腹部牵开器在长时间手术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,如何解决

2025-09-04

在长时间手术中,腹部牵开器可能因操作不当或患者特殊生理状态引发组织损伤、器械滑脱、神经损伤等问题,需通过优化器械设计、规范操作流程、加强术中监测等措施综合解决。以下是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案:

一、组织损伤风险

  1. 直接机械损伤

    • 问题:牵开器叶片边缘锐利或设计不合理,在长时间牵拉腹壁时可能撕裂下腹部血管、直肠肌层或腹膜。横切口手术中,过度用力分开叶片以扩大视野会加剧损伤风险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

    • 选用软质边缘或可调节压力的牵开器,通过分散压力减少局部损伤。

    • 在腹壁与牵开器叶片间放置叠层湿纱布垫,形成保护层,降低摩擦和切割风险。

    • 避免极端用力牵拉,优先通过调整手术台位置或患者体位(如头低脚高位)优化暴露,减少对牵开器的依赖。

  2. 热损伤

    • 问题:电凝设备与牵开器金属部件耦合时,可能因电流传导导致组织灼伤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

    • 使用绝缘材料包裹牵开器金属部分,阻断电流传导路径。

    • 术中严格监控电凝设备功率,避免与牵开器接触。

二、器械稳定性问题

  1. 滑脱风险

    • 问题:普通拉钩仅单点勾住皮肤,在长时间手术中,因消毒液、血液润滑作用易滑脱,导致腹壁回缩遮挡视野,甚至意外划伤皮肤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

    • 采用专用脐孔牵开装置,通过多点固定或吸附技术增强稳定性,减少滑脱可能。

    • 定期检查牵开器固定状态,及时清理皮肤表面液体,保持干燥。

  2. 部件松动或脱落

    • 术中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双人核对器械数量,确保无遗漏。

    • 问题:牵开器螺丝松动或连接件脱落(如案例中螺丝掉入腹腔),可能引发器械遗留风险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

    • 术前严格检查器械完整性,重点核查螺丝、连接件等易松动部件。

    • 选用一体化设计或防脱落结构的牵开器,减少部件数量。

三、神经损伤风险

  1. 股神经损伤

    • 问题:自动固定牵开器长期压迫腹股沟区,可能损伤股神经,导致大腿前中部皮肤麻木,症状持续3-116天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

    • 限制自动固定牵开器使用时间,每2-3小时调整位置或短暂释放压力。

    • 优先选择手动调节牵开器,避免持续高压压迫。

    •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,及时发现异常。

  2. 其他神经压迫

    • 针对肥胖患者,采用纵切口配合腹膜缝合技术,减少对牵开器的依赖。

    • 术中调整牵开器角度,避免直接压迫神经走行区域。

    • 问题:肥胖患者因腹壁厚重,牵开器叶片可能压迫肋间神经或髂腹下神经,导致术后疼痛或感觉异常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

四、患者特殊状态相关问题

  1. 肥胖患者挑战

    • 问题:肥胖患者腹壁脂肪厚、手术野暴露困难,需更强力牵拉,增加组织损伤和器械滑脱风险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

    • 术前评估患者BMI,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,如选择纵切口或阴式手术。

    • 术中使用加长型牵开器叶片,配合抗血栓栓塞处理(如正压呼吸装置、小剂量肝素),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。

  2.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

    • 问题:牵开器牵拉可能导致微小血管破裂,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易出现腹壁血肿或出血不止。

    • 解决方案

    • 术前纠正凝血异常,术中轻柔操作,避免过度牵拉。

    • 术后密切观察腹壁情况,及时处理出血点。

五、综合管理措施

  1. 器械维护与更新

    • 定期检查牵开器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部件。

    • 选用符合生物相容性标准的材料,降低化学物质残留或降解风险。

  2. 团队协作与培训

    • 加强手术团队对牵开器并发症的认知,定期进行模拟训练。

    • 明确器械护士、巡回护士和主刀医生的职责,确保术中密切配合。

  3. 术中监测与调整

    • 每30分钟评估牵开器位置和压力,根据手术进展动态调整。

    • 结合超声或腹腔镜辅助技术,优化手术野暴露,减少对牵开器的依赖。


首页

电话

邮箱

询盘